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农门锦秀猎户郎君悠着点 > 474 税赋改革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book.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关于税赋改革讨论的比较多都是老百姓,而那些在这一场改革里会被分饼的那些官员贵族等等相对来说比较沉默。

    当然也有傻缺的跑去找陛下反对的,最后的结局是被陛下直接轰出了皇宫。

    更多人都感觉到了这一次的不同,因为时事杂论和京时的反应太快了,写稿子是需要时间的,但是他们从搜集稿子到下印到售卖,基本上只有一到两天的时间,而一想到这两个刊物都是朝廷新成立的衙门办的,负责人是周学先和戚子安,别看周学先平时无声无息的,戚子安更活跃的是作为明捕头破案记的作者,其实这两人真正是陛下的心腹之一。

    而他们能这么快的将出加刊和增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件事是一早计划好的,不然西树里怎么会连夜算出销售额等数据递到朝堂之上?

    这是陛下和东方??缇图苹?玫氖虑椋?涫狄簿褪切?谒?峭范ド系哪潜?V沼诼淞讼吕矗?嘟嫌谀切┝??济涣说模??侵皇撬鹗?┣?疲?丫?凰闶裁戳恕

    就在税赋改革这件事提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时事杂论上突然刊登了一个征求意见稿,向民间征集关于税赋改革的建议,欢迎所有人投稿,只要意见被征用的,都可以得到朝廷颁发的奖励,针对不同的人群奖励也不同,士农工商不同阶级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包括不限于针对学子考评加分政策,针对商人的税负减免政策,对于普通老百姓直接奖钱等等,总之致力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刚开始大家都不太相信,直到有个人跑去衙门那边,提了个建议被记录下来,真的拿了一贯钱出来的时候,大家这才信了。

    姜云点了壶茶坐在时事杂论这个新衙门对面不远处的茶寮里,户部安排了几个小吏和在西树里开业比赛中表现还不错的杜越峰在门口支了个桌子,上面摆着纸笔,专门用来记录这些建议。

    而那个提了建议拿了钱的人,实际上是姜云安排的托。

    十四拿着一贯钱,去各处吹嘘了一番,然后把易容换掉,穿回执剑卫的衣服重新站到姜云身后的时候,户部支的那张桌子面前已经不是早上那样门可罗雀的模样了。

    “夫人。”

    姜云点点头,正好嗑完了最后一粒瓜子,便拍了拍手,“走,回家去。”

    十四应了一声,便一路护送姜云回家,正好在门口碰到了下朝回来的程峤,“咦,这么早?”

    “陛下想知道会不会有人去提建议,所以今天下朝比较早。”

    “那你不用跟在陛下身边?”

    “今天陛下是乔装打扮的,我要是跟在一旁那就比较明显了。”

    姜云理解的点头,程峤这张脸见过的人还真的不少,程峤要是跟在陈彦?身边,那陈彦?就失去了乔装打扮的意义,估计今天随行保护的都是暗卫了。

    “我刚刚才从那里回来。”

    程峤倒也不觉得意外,毕竟这个建议还是姜云提起来的。

    “我看那里很冷清,都没有人敢去,就教了十四一个一个建议,让十四扮作普通老百姓上去提了个建议,然后拿着那一贯钱奖励出去溜达了一圈。”

    程峤没想到姜云还干了这个。

    “怎么想到的?”

    姜云歪了歪头,“歪打正着?我是觉得按照时事杂论的普及度,知道这个事情的人肯定很多,没人来的话,大抵也就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不敢相信,第二个就是害怕有人打击报复呗。”

    “所以你就让十四过去,既领了钱又大摇大摆的晃一圈,吸引了足够多的注意力,这样其他人再去也就不那么显眼了?”

    姜云一笑,“好在十四会易容。”

    程峤看了十四一眼,“去找小四领赏。”

    “谢谢公子!”

    随后姜云和程峤并肩往屋里走过去,“说起来这样陛下过去,就不会看到那里一个人都没有的情景了。”

    “但是我有点儿好奇,如果我没去做的话,你们会不会找个托过去?”

    程峤想了一下,“我不会,东方??幕啊??残砘幔?残聿换帷!

    “嗯……那说明你不够了解东方??俊

    “你要说心眼的话,我确实没有他多。”

    姜云扑哧一笑,“你确定你不在损他?”

    程峤一副我就是在损他的模样,把姜云彻底给逗乐了。

    关于这一次税收改革,姜云没有多说什么,社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就适用于什么样的制度,姜云的历史学的马马虎虎,财务管理方面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并没有去专精这块,毕竟她属于项目这块,税务当然是财务的工作啊,她没必要越俎代庖。

    所以关于税收,她仅限于知道一些开发票抵扣和税率方面的事情,要让她说个详细的,那还不如让她现在去把衍朝和税收有关的制度全部啃一遍。

    不过姜云没有时间。

    曹源写信过来,他会在十一月的时候到玉京,和姜云商量一些关于云山酒楼的事情,然后赶在腊月里回去,主要是日后云山酒楼的发展路线。

    因此这段时间姜云都在埋头写策划书,今天也不过是难得偷闲罢了。

    “对了,义父是不是差不多该回来了?”

    司寒上次回玉京是七月,回来之后不过呆了半个月又离京了,他没说出去做什么,也许程峤知道,不过姜云没去多问。

    有时候知道的多反而是错。

    “嗯,差不多了,约莫半个月左右吧。”

    “这几天酒坊那边会送一批四月雨过来,等义父回来的时候给义父办接风宴用。”

    “上次在策安喝的那个酒?”

    姜云点点头,“你觉得怎么样?”

    “还不错。”

    “那就好,对了,说起策安,上次焦家的船下水了,是想走海运的,不过陛下现在对税制动了手,马上又要开海禁的话,会不会太着急?”

    程峤摇了摇头,“不会,这一次就是为了海禁的事情做铺垫的,朝廷不一定会派船队出去,可是民间组织人出海却不再禁止。”

    “就跟你所说的,整个社会,只有人和商品都流动起来,才会发展的更为迅速。”

    程峤牵着姜云往屋里走,“关键是,留给陛下慢慢来的时间并不多,鞑虏的情况说不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